关注我们的INSTAGRAM和小红书,你就不会错过各种精彩内容。
报道:陈世传
7名爱大华华中学生以无限的创意,勇于尝试及不怕失败的精神,成功研发出环保人工自制口罩,并在国内三大赛事获奖!
由7名中四学生及一名教师组成的爱大华华中“发明小组”,因为看到了冠病疫情爆发后,人们大量使用口罩后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有了一个要设计发明“环保口罩”的大胆念头,且在校方支持下,经过多次的碰壁失败后,终于成功研发出一款被取名为“E_Z Mask”的环保人工自制口罩。
任何人都可轻易DIY
这款由7名中四学生自发研究发明的口罩,之所以被取名为“E_Z”,是源于英文Environmental Friendly(环境亲善)及Zero artificial elements mixed的环保概念,而它的制作特征是可取用甘蔗渣、香蕉纤维、废纸及淀粉等原料来制造,而且只要想做,任何人都可以轻易DIY。
爱大华华中的这7人发明小组是花了6个月的时间研发试制成功,并让成功发明的口罩,在3个赛会,即2021国际研究发明、创新与展览(I-RIE2021)、2021 Darulaman 国际创新、竞赛和展览(DilCE’21)线上与虚拟展示;以及2021年马来西亚青年科学家大会(MYCYS 2021)中获得评审的青睐,分夺银奖、金奖及铜奖。
疫情改变小组研究方向
这7名一举成功成了小发明家的中四学生是覃慧颖、詹于楼、林欣慧、雷鐄彬、李颖莹、祝妮娜(Azah Juneena) 及叶静蓉,而指导老师是帝威琦慕亚念迪博士。
发明小组的组长是覃慧颖,她与另6名成员在接受星洲日报访问时说,发明小组是校方及指导老师的建议下于去年12月成立,岂料发明小组才成立不久,就遇上了冠病疫情爆发,以致小组成员改变了研发的方向,决定要发明环保口罩。
她说,在疫情爆发初期,口罩在一夜之间成了生活必需品,而且还成了热销的商品,价格就自然飙涨,直接为许多家庭带来了经济的困扰与压力。
“发明小组的同学也发现,在口罩成了全球人类的生活必需品后,生产及使用数量必然增多,而‘垃圾口罩’必然也会成为全球人类社会一项新的环保与环境污染威胁,因此取得了共识,决定要研发一种符合环保功能,不危害环境,而且还可非常轻便的自家生产口罩。”
上网搜索制作工序
覃慧颖说,在研发环保口罩前,她们7名组员甚至是老师也都不清楚口罩是如何制成的,加上当时处于行管期,因此只能通过线上会议进行讨论与分工,先通过上网搜索及理解制造口罩需要的原材料及制作的工序等。
“经过组员们的分工合作,收集及分析资料后,我们决定寻找容易取得并符合环保的原料,包括甘蔗渣、香蕉纤维、废纸、淀粉(starch)、氢氧化钠(sodium hydroxide)及毛线来制作。”
覃慧颖说,研发的过程是痛苦的,小组成员历经了十多次失败,如制作出来的“纸张”太粗糙或一扯就断等。
“帝威琦老师告诉我们不要放弃,还鼓励我们失败是经验的积累,是取得成功的必经之路,而校长吴世忠及科学主任姚锡庆老师也告诉我们,你们尽管去做、去试,不要想成功或失败的问题,校方会支持到底。”
“香味口罩”有助呼吸
7名学生在受访时说,当他们终于成功,做出大家可接受的“成品”时,还觉得不满意及过于“单调”,因此就接著试做有天然香味的口罩,最终通过采用班兰叶、橙皮及薄荷叶,制成了3种不同香味,即香草味、橙子味、薄荷味的口罩。
她们形容,研发出的“香味口罩”,不仅仅是因为香味能吸引人而己,事实上还具备帮助呼吸,对人体呼吸系统有益的功能呢!
覃慧颖提到,根据小组成员的预算,基于制作这款环保口罩的成本非常低,因此若是制成售卖的话,一张口罩只需20仙,而发明小组的原意是鼓励更多人响应环保及减轻经济负担,不妨尝试DIY制作。
“科学菜鸟”展翅翱翔
这7名属于“科学菜鸟”的学生,从一张白纸到成功研发新口罩的过程中,凭的就是无限的创意,勇于尝试及不怕失败的精神,以致让她们收获满满,学到了许多课余的新知。
覃慧颖说,基于在过去的一年都处于行管期,因此他们为了参赛,还需把整个制作口罩的工序过程录制及剪接成教学短片,而这一过程,让从没有学过拍摄录制及剪辑视频的同学都感到头大。
“因时间紧迫,同学只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通过上网学习,就完成了录制及剪辑视频,并成功在3个全国赛事中获奖,让我们感到很有成就感。”
吴世忠:对师生创举引以为傲
另一方面,该校校长吴世忠说,该校发明小组的7名学生及导师的努力与创举,值得校方引以为傲,因为他们从第一次的尝试中就取得了成绩。
“我知道学生及老师们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及心血,而我想这也是未来教育上必需强调与具备的革新精神,意即需有创意的思维,勇于走出固有的框框,而学校方面扮演的角色,就是为师生们提供自由发挥的平台,并在实际层面上给予支持与鼓励。”
以下为发明小组作及发布在社交媒体的教学视频,欢迎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