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人年届六、七十还在工作,你还相信一技之长足以应付这越来越长的职业生涯?当然是不!这也说明为何现在大学都主张在选科上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甚至鼓励学生跨领域学习。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1月开始将工程学院以及设计与环境学院合并,成立规模更庞大,并有利于学生建立广泛的知识基础和推动跨领域研究项目的设计与工程学院(College of Design and Engineering,简称CDE)。
蔡嘉欣副教授:具备更多技能应付多变时代
CDE副院长(授课型硕士课程与终身教育)蔡嘉欣副教授表示,国大将两个学院合并是顺应时代的需求,因为世界变化迅速,而人类的平均寿命越来越长,使得我们的职业生涯也会变得更长,所以我们需要具备更多知识与技能,才能应付瞬息万变的未来。
虽然不排除有些人志向很明确,比如说一辈子就只做土木工程师,但他认为更普遍的情况是,我们不能确定将来会不会由始至终走在同一条职业道路上,因为随着时代转变和个人兴趣的变化,我们也许会转换跑道,以致从前学的东西可能在将来未必够用。
还有另一种情况,那就是很多年轻人到了十七八岁还不清楚自己的兴趣是什么,所以他说大学需要提供一个更包容的环境,好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探索兴趣,以及把基础打得更广一些,那么以后才会有更多就业选择。
融合新兴课程 多专业结合是趋势
硕士课程方面,他主管CDE的授课型硕士课程。目前CDE大概有25种授课型课程,包括一些融合不同学科的新兴课程,例如机器人学和能源系统。
他指出,学科融合是目前教育界的趋势,例如现在很多人都在谈氢经济,设想以氢取代石油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能源,这个领域便涉及化学工程还有经济学。另外,机器人学涉及硬体、软体甚至机器行为学,通常这方面的研究需要把不同学科结合起来,例如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和电脑科学。
另外,所谓学科融合可以是同一个学院里面的跨学科,也可以是不同学院之间的学科融合。他以供应链管理硕士课程为例,这个课程涉及CDE工业系统工程系、商学院和亚太物流研究所;还有另一个例子量子工程,量子工程的研究同样涉及不同专业,例如电机工程和物理。
他说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很多趋势是需要两三个专业结合在一起的,我们希望这样的课程对学生的就业会有更好的栽培,帮助他们加入一些新的行业。”
当然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跨学科学习,就好比建筑学和化学工程这些传统学科,由于硕士是本科的延伸,所以建议更深入钻研。不过像是能源系统,因为能源系统涵盖很多不同知识背景,这种情况下,即使学生来自不同学科,但基本上只要有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基础,要跨学科就不是太大的问题。”
总之,每个硕士课程对本科学历有不同要求,如果本科学历跟想要申请的硕士课程没有直接关联,他说校方也许会考虑申请者有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或是要求面试和提供相关的学习证明。
响应政府 新加坡国立大积极推动终身学习
新加坡国大作为世界顶尖学府,今年在各个大学排行榜依旧表现亮眼,例如在QS世界大学排名11,是亚洲排名最高的大学。其中一个关键是新加坡国大非常注重产学合作,确保学界跟业界保持密切联系。
蔡嘉欣观察到一个趋势,现在很多年轻大学生非常积极去实习,即使不计学分他们也无所谓,而且会趁每个长假去不同的公司实习。这些学生的动力来自于他们想要跟业界接轨,希望多吸取一些实务经验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至于授课型硕士课程,由于修习年限比较短,如果要安排实习其实不容易,但不是完全不可能。他说,有些硕士课程规定学生实习,例如修读海事技术和管理的学生,便会被安排到业界实习。
CDE授课型课程分为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学生可灵活安排自己的学习,比如学生报读全日制课程,但读到一半的时候找到工作怕应付不来,那么他们可以申请转为非全日制。但,国际申请人必须被认可的全日制课程录取才能申请学生准证.
另一方面,基于世界不断变化,加上现代人的职业跑道可能一换再换,因此新加坡国大近年也积极推动终身学习,包括推出很多短期进修课程。
蔡嘉欣说,现在的大学教育越来越有弹性,但无论学生选修哪个学科,最重要是对那个学科有兴趣,因为只要有兴趣,“再大的困难你都会觉得是一种乐趣。”
想了解更多关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硕士课程详情,那就千万别错过以下5场线上说明会,包括:
11月8日(星期二)
晚上8时至9时:文化艺术创新创业管理硕士
晚上8时至9时:商业分析硕士
11月10日(星期四)
晚上8时至9时:数码金融科技硕士
晚上8时至9时:建筑效能与可持续建设硕士
11月15日(星期二)
晚上8时至9时: 项目管理硕士
即刻到 https://scale.nus.edu.sg/programmes/graduate 免费报名参加以上课程说明会或了解更多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