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结合6学科培养T型人才 新加坡国立大学智慧产业和数字化转型理学硕士

新加坡国立大学(NUS)2019年推出的工业4.0硕士课程(MSc in Industry 4.0),如今正式改名为“智慧产业和数字化转型转型理学硕士”(MSc Smart Industries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以一个更加灵活且全面的名字,迎接多变的工业5.0时代,甚至是更遥远的未来。

这项硕士课程整合6门学科,旨在培养T型人才。該課程學術總監吴培源教授说,过去这些年,他确实看到不少毕业生获得更好的职涯发展机会,或是从容转换跑道跃入新领域。

NUS“智慧产业和数字化转型理学”硕士课程有何独特?

与其他大学相比,新加坡国立大学所推出的 “智慧产业和数字化转型理学” 硕士课程,有何独特之处?

吴培源指出,这项课程结合6大学科的专业学识,包括商学院、理学院、系统科学院、电脑学院、设计与工程学院,以及终身教育学院;课纲涵盖每所学院各别提供的一套核心必修科目,“这意味着我们萃取各学院的精华,去创造一个触及面宽广的课程。学生上课时几乎全校走透透,不会只困在一个地方。”

广度很重要,因为他相信,在未来的世界,科技发展将是更加快速多元。“科技有很多种,可以是数据分析,或人工智能,今天我们会谈IoT(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也谈机器人学,当然还有商业数码转型;不可能只由一个学院单独教导一个基础如此广泛的课程。”

顾及广度,也不能因此典当深度。

单单拥有广泛的基础知识和技术,其实很容易被人工智能取代,“尤其在我们推出这项课程时,生成式AI或ChatGPT还没走入我们的日常,现在你很可能没有足够的深度去处理特定任务。”当然,只有深度也是不够的,“除非你是行业里最顶尖的人。”

因此,这项硕士课程旨在培养T型人才,让学生通过必修课程掌握广泛的基础技能,同时有机会选修一两个特定领域来深钻,成为通才也成为专才,满足智能工业未来的职场需求。

吴培源解释,学生必须修齐20学分的选修课程,其中包括完成至少一个研究生证书(Graduate Certificate)。学生可以在4个领域里选择一个科目来完成研究生证书,包括机器人学、商业、物联网,以及大数据(机器学习与分析)。

“这是我们整体的课程架构。”

顶点专案是毕业条件

在必修与选修科目以外,完成为期6个月的顶点专案(Capstone Project),也是毕业条件之一。

由三至四名学生成立的小组,需以兼职形式为企业工作,落实指定任务或项目,比如分析数据找出改善公司效率的方式、收集数据提出企业转型的建议,以及开发软件等等。

“为大学提供专案赞助的海内外公司,有新加坡政府单位或研究机构,也有中国企业”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企业的需求,拟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框架,再通过科技去实践。好处是,学生不能只有理论分析,还需实际制作一个原型(prototype)来完成他们想做的事。学生所做的事,是能应用在现实世界的。”

企业所提交的专案,都会经由学术总监吴培源审核批准,确保这些专案是可行的,同时兼具一定程度的挑战。“我们会将它视为真正的工作机会,学生需要提交履历、参与面试,企业也有权利拒绝。”

学生完成的顶点专案,将会呈现在每年的顶点专案展示会上。吴培源相信,顶点专案所累积的经验,能够帮助学生趋近他们向往的工作机会。

硕士课程的学生,有应届学士毕业生,也有已经工作数年的职场人士。对于后者,吴培源观察到,“不少学生在毕业后,都有机会得到晋升,担当更大的角色。我们也看到,有些学生原是来自比较专精的领域,比如航空工程,但这项课程有助于他们转向更通用的职业跑道,或是投入全新的产业。”

数据科学家、软体工程师、专案经理、商业分析师……这些都是毕业生可以从事的工作,选项多元且宽广。

课程的诞生与改革

回溯这项硕士课程诞生的背景,吴培源说,五六年前,人力不足的困境驱使新加坡政府积极开发智能制造业。“制造业占据新加坡GDP超过20%,这不是一个小数目。若要维持如此庞大的制造业活动,我们便需要所谓的‘智能制造’,我们需要更多的‘自动化’和‘数据驱动’(data driven)。工业4.0也是支撑新加坡经济的四大支柱之一。”

他补充,新加坡国立大学也是拟订新加坡工业智能指数(SIRI)的参与单位之一,那是一个协助企业迈向工业4.0转型的评估工具。“我们会参考SIRI的部分框架,去设定这项硕士课程。”

马来西亚的情况虽不完全相同,但吴培源也看到,近几年,半导体与电子制造工业正要蓬勃发展,“很多外资进来,在槟城,在柔佛”,进而开拓更多工作机会,“马来西亚也需要往价值链(value chain)的上游移动,这必须仰赖更高水平的创新技能与数据驱动能力。”

如今的制造业,已经有别于以往大众的理解,“它不再只是脏脏油油的,而将会是更加数据驱动的。当然,我们依旧需要技术人员,但我们也需要高技能人才去分析数据,去纵观全局,你怎么去追踪供应链,你怎么去排除障碍,这些都是企业正在寻找的(才能)。”

课程自推出以来,也已经历两次调整,因应产业和学生的需求,以及科技的更新。

“都不是什么大变动,比如有新趋势或新科技出现,我们看看可以如何将它融入课纲里,但我们也想涵盖生活技能,包括教导学生面试技巧,怎么打造LinkedIn帐号,怎么撰写履历,学生从中获益良多,所以它已从选修科目转为必修科目。”

课程的改革,主要跟学生需求息息相关。

今年,大学也纳入体验项目(experiential programme),让学生有机会参访海外技术中心(tech hub)。“我们今年带学生到中国见识当地的科技发展,参观8家公司,而学生需要交作业,述说他们学习了什么。”

五年来,这项硕士课程的规模从来不会太大,每年只会录取百余名学生。吴培源说,大学有意维持班级规模,确保师生互动良好流畅。

关于入学资格,学士学位若有科技相关背景者为佳,“否则,他们得先报读衔接课程(bridging course)。我们会看报名者的大学背景和工作经验,当然,工作经验可以一定程度抵销大学成绩。”

无论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好名声,还是地理位置的方便,吴培源认为,这项硕士课程对大马学生来说,都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选项,也是一个值得把握的机会。

“所谓的机会,不一定是指工作,也包括打造人际网络。我们有意招收更多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我想这有助于扩展与巩固校友之间的连结,或许在未来能够为他们带来其他机会。”

若你有意投身智能工业,吴培源想说的是,那就试一试吧。

“至少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经验。尝试看看吧,你永远不会知道什么机会将来到你的面前。”

如想了解最新的入学资讯,欢迎浏览以了解更多详情。https://masters.nus.edu.sg/programmes/master-of-science-(smart-industries-and-digital-transformation)